《黃帝內經》中記載了很多養生保健的方法,這本集結了中醫治病智慧的書籍,里面其實有不少寶藏值得我們去學習,《黃帝內經》記述了有關人體五臟六腑的養生手法,春季來了以后,不少人得肝病就是由于“春發”原因,那么《黃帝內經》里有哪些養護干臟的秘訣呢?
“肝病門診患者‘賓客盈門’、病房滿員、重病人增加”,這幾乎成為每年春節過后醫院固定現象了。北京地壇醫院中西醫結合中心主任王憲波說,這既與老百姓習慣春節期間不看病、節假日容易吃喝玩樂無度有關,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肝病好“春發”。
《黃帝內經》中說,“春三月,此謂發陳,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,夜臥早起,廣步于庭,被發緩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殺,予而勿奪,賞而勿罰,此春氣之應,養生之道也。逆之則傷肝,夏為寒變,奉長者少。”四時之中,春屬木,因為春季萬物生發,與木的生長類似。“五臟”之中,肝亦屬木,因肝喜調達,與木的特性也類似。關于春季養肝護肝的日常保健知識,王憲波主任說,《黃帝內經》中還有許多“秘笈”值得學習。
《黃帝內經》里告訴我們的3大養肝秘訣
每到春天,發生肝病或肝病復發的患者就會較其他季節多。這是因為在春天,肝氣旺盛而升發,人的精神煥發??墒侨绻螝馍l太過或是肝氣郁結,都容易損傷肝臟。如情志不遂,肝陽上亢,血壓升高,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還容易發生中風。有的肝硬化門脈高壓患者,一到春天就特別容易上消化道出血,這是由于春天比較溫暖,陽氣升發太過,氣血運行失常造成的。中醫認為,慢性病毒性肝炎多屬于濕熱疫毒之邪侵犯肝體,肝氣“郁滯”,波及營血。如果不注意養肝,就會肝氣“郁滯”,氣滯血瘀,血液就會運行不暢,肝硬化也會進展,肝病也會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