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世衛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120種一類致癌物,其中中式咸魚格外“醒目”。中國人尤其愛吃腌菜,每到冬季,農村里會烹魚宰牛,放鹽腌制,這樣年后就可以吃到新鮮的熏臘菜了。
但自從2012年中式咸魚被列入致癌物清單之后,有些人開始擔憂,咸魚到底還能不能吃呢?
中式咸魚,為什么會被列為1類致癌物?
咸魚炒飯、白粥配咸魚、黃豆芽炒咸魚、咸魚姜絲清蒸……每一道都是讓人饞涎欲滴的美味。咸魚是中國人非常喜愛的一種食物,但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把咸魚明確分類到1類致癌物。我們以后還能好好吃咸魚嗎?
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,“一類致癌物”是指有足夠證據證明對人體致癌的物質。由于中國傳統制作咸魚方式,讓“咸魚”被列為致癌物。中式咸魚以高濃度的鹽腌制,此外還要經過脫水、風干的步驟,過程中經過化合反應,產生一些亞硝基化合物如亞硝基二甲胺,這類物質在實驗中顯示了致癌性。
其實不止是咸魚,咸菜、腌菜(酸菜)、隔夜菜等腌制的食物,含有一定量的致癌要素。當被人體食用后,都有可能引發癌變。研討發現,食用咸魚可能會誘發鼻咽癌、食道癌、胃癌。
咸魚被列為一類致癌物,但并不是吃了就會得癌
這么美味的咸魚,真得不能再碰了嗎?生活中繞不開這些致癌物,實在想吃怎么辦呢?
咸魚雖然被列為一類致癌物,但并不代表食用了這類物質就肯定得癌,香煙也是一類致癌物,至于網上所說的“一公斤熏魚相當于250根香煙”純屬夸張。
IARC 的致癌分級依據的是致癌物的致癌證據的確鑿程度,但并沒有實際數據去論證其致癌強度,或對人類致癌的實際威脅程度。咸魚歸為1類致癌物,只是出于有確鑿證據顯示,咸魚確實會增加人罹患癌癥的風險,但并不是說吃了咸魚就一定會得癌。也沒有明確結論表示,每天吃多少條咸魚會得癌癥。
況且,癌癥是一種典型的多因素慢性疾病,除了致癌物是重要誘因外,與人體自身基因變異也有非常大的聯系。
如何安全吃咸魚?
①咸魚鹽分高,從減鹽和減鈉的角度來看,還是要盡量少吃。
②專家建議,嬰幼兒、兒童不宜吃咸魚,成年人也不要天天吃,一個月頂多吃兩三次。
通過本篇文章,只是想給大家的健康提個醒,當然,一輩子吃咸魚、咸菜的長壽老人也不少,證明這些被列為1類致癌物中的食品,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恐怖。如果實在舍不了咸魚,也希望大家日常多注意飲食的營養搭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