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古代有不少的詩人作家,在郁郁不得志或者是游歷山水時,都喜歡作詩表達自己的情懷,借此說出自己內心中真正的情感,辛棄疾是南宋愛國詩人,他的詩詞豪邁大氣,被視為是豪放派的代表,他很多的情感都可以從詩詞中窺探一二,有一則他借詩中草藥名邀好友出游的故事,充分體現了他的才情和朋友間的情誼。
山路風來草木香。雨余涼意到胡床。泉石膏肓吾已甚,多病,提防風月費篇章。
孤負尋常山簡醉,獨自,故應知子草玄忙。湖海早知身汗漫,誰伴?只甘松竹共凄涼。
辛棄疾借詩中草藥名邀好友出游
這首詞名為《定風波·用藥名招婺源馬萄仲游雨巖·馬善醫》,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給朋友的即興之作,因為馬葡仲是醫生,所以辛棄疾就別具一格地將中藥名或用本字,或諧音巧妙嵌入詞中,邀馬萄仲一起去游雨巖。
這首詞上闋首二句“山路風來草木香。雨余涼意到胡床”。意思是說,山徑上輕風吹拂,被雨水洗過的草木發出清香,居室內忽然涼快起來。而戶外此時,天更藍、草木更翠、空氣更清新,加之天氣涼爽,豈不是最好出游的時候。第三句說明為什么要出游,因為泉石之病,已入膏肓,如果不出游就沒救了。第四句一轉,已是“多病”了,還甘愿去為這些風月閑情費精神。之所以要“提防”者,是一不小心就容易犯上之緣故。
下闋以道歉為過渡,正是承上啟下。詞人說:我也知道你忙于著述,所以平常我也總是一個人尋醉,是怕打攪了你。說得非??蓱z。這里他用了兩個典故——“草” “玄”,這只是把馬醫生比作揚雄,說他和揚雄一樣,在家里忙著寫他的《太玄》經。這只是客套話。而以“山簡”自稱就有點發牢騷了。山簡,公元309年(西晉永嘉三年)出為征南將軍,都督荊、襄、交、廣四州諸軍事,鎮襄陽。時天下分崩,山簡無用武之地,故常醉酒。辛棄疾于江西安撫使任上剛授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,旋即因誣落職,亦無可用武之地,倒是與山簡有些相像,然而山簡畢竟還是身在公門,沒有像他這樣一落到底,成了平頭老百姓一個。所以他要說“孤負平常山簡醉”了。其實他又不可和山簡相比。山簡之醉,還有可說,因為他畢竟還是將軍,不能為國出力,是以只有“醉”。而他什么也不是,既不守土,也無言責。他也要以醉來麻醉自己,是自作多情。則這“孤負”也實在不知是辛棄疾辜負于朝廷,還是朝廷辜負于稼軒,所以他只好說自己辜負了這一“醉”。末段再一激。“湖海早知身汗漫”,社會上早就知道我是一個可有可無之人,除了好友如你,還有誰來伴我出游呢?如你再不來,那我也就“只甘松竹共凄涼”了。
這闋詞寫于稼軒謫居上饒之時。詞中“木香”、“雨余涼”(禹余糧)、“石膏”、“防風”、“常山”、“知子”(梔子)、“海早”(海藻)、甘松等,均為藥名。一經嵌入詞中,卻全不露痕跡。若不是他特地提出,幾乎讀不出藥味來。藥味是讀不出,但如松竹之于風雪吧,于“凄涼”中更顯挺拔。詞之有味,正是在于從“凄涼”中透出的感人精神。
由此可見,辛棄疾不僅是—位偉大的詞人,還是一名擅長用填制藥名調理心志、抒發情感的行家。他在新婚之后便赴前線抗金殺敵。疆場夜深人靜,思念之余,便用中藥名給妻子寫了一首《滿庭芳·靜夜恩》,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:
云母屏開,珍珠簾閉,防風吹散沉香,離情抑郁,金縷織硫黃。柏影桂枝交映。從容起,弄水銀堂。驚過半夏,涼透薄荷裳。一鉤藤上月,尋常山夜。夢宿沙場。早已輕粉黛,獨活空房。欲續斷弦未得,烏頭白,最苦參商,當歸也!茱萸熟,地老菊花黃。